ITGZ M.2双协议硬盘盒 RTL9210B简评及测速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scsi disk device是什么硬盘 ITGZ M.2双协议硬盘盒 RTL9210B简评及测速对比

ITGZ M.2双协议硬盘盒 RTL9210B简评及测速对比

2024-01-10 23:5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起源于手上原本有两三个2.5寸硬盘盒,一个多出来的M.2 NGFF规格的512G杂牌sata盘,平时套转接板做成普通2.5寸移动硬盘在用,有些占体积。透明塑料外壳虽好看但散热不行。平时和周末会在学校和家之间往来,有一定便携式存储需求。

以前21年底就听说过NVME的硬盘盒,当时仅瑞昱的RTL9210B转接支持sata/nvme双协议,目前为止还是。RTL9210B理论接口速率应该是pcie3.0×2转USB3.1 Gen2 10Gbps,实际最高速度接近1GB/s。链路速度最高 8GT/s,宽度最高2通道,兼容PCIe1/2/3,最大带宽16GT/s。支持定制 LED(包括闪烁频率和占空比),说明LED可以做呼吸灯。

官方网站参数:https://www.realtek.com/en/products/communications-network-ics/item/rtl9210b-cg

RTL9210B官方参数

21年底时奥睿科的要170多块钱。现2023年的双协议芯片依旧只有9210B,奥睿科还要110多。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杂牌ITGZ的盒子价格只要六七十,价格便宜一半。有说法公司注册老板和佳翼的是同一人,部分资料通用,于是利用淘宝三八节优惠劵、官方店上58块多弄一个。贴吧上有人拆解对比:https://tieba.baidu.com/p/8157866172

其实随便找个3.0×2的老盘就能跑满接口速度。新的4.0×4的盘接口速度用不满,要上到ASM2364,最高有20Gbps但价格太贵。

红包后不到59块钱,无其他优惠活动

设备包装很简单,仅一个瓦楞纸盒。内附说明书、A-C线、C-C线、10片1mm厚度橙色导热硅胶垫、几个螺钉和起子。一黄色纸袋内置泡沫减震,硬盘盒本体在内。

简易的外包装盒内部结构内容物总览彩色说明书附赠的两根短线,20cm左右长度

硬盘盒取出,本体较小、比2280的盘大一圈,便携性好。到手时默认外壳已经盖好,自行取下一个固定螺钉、打开外壳,可见半长主板,type-c接口旁使用两螺钉固定。版型和它家的2230硬盘盒规格通用。

内部结构,支持2242、2260和2280长度硬盘整体大小

外壳部分,全铝合金外壳厚重、散热快,CNC切割+表面磨砂处理使手感和外观较好。背面出厂已自带一片淡蓝色导热硅胶垫,贴合主控和背壳。

塑料挡光片上涂有白色油漆,使LED处光均匀不刺眼中国制造和部分认证标识ITGZ的LOGO

2280硬盘和外壳共用一个螺钉固定,上不了22110超长硬盘。

硬盘盒尾部螺钉孔

主板部分,正面因装硬盘和导热垫,简洁无零件,有型号标注。M.2接口为M Key规格,兼容大多数NVME和SATA盘。

主板正面无其他元件零件集中在主板背面

主板背面主要就三个芯片。一个RTL9210B-CG主控,Puya普冉P25Q40SH SPI闪存,4MB容量用于存放固件。还有个印字3124 2jG1的供电芯片,QFN10封装,未知型号。主控旁有个25MHz的贴片晶振,蓝绿双色LED指示灯并排连接。

微距查看

供电电感2.2uH规格,附近有7个0805规格的贴片滤波电容,C9空焊。供电规模看起来比奥睿科的缩水用料要好些。一个风扇接口应该可用于后续升级主动散热,需要固件参数支持。

主板底部

觉得有个空电容位不舒服,网上也有人提到nvme硬盘供电不足的问题。于是找来一串68uF陶瓷电容补上C9焊盘。

为补一个电容买了100个,5块多钱包邮补上后,清洗干净效果还行

通电测试。测试平台分别为台式机华硕B85M-E R2.0+E3-1270V3+16G DDR3-1600内存,使用三星的A-C线连接USB3.0(5Gbps);华硕TUF B450M Pro S+R5-5600+12G DDR4-2933内存,使用ULT-unite的双C线连接后置USB3.2端口(10Gbps)。小米笔记本15.6寸 2018版作为参考,板载的两个USB3.0口和B85平台差不多。

网上已有不少在NVME盘上和JMS583、ASM2362的相关测速文章:https://bbs.luobotou.org/thread-49363-1-1.html。此处进行SATA盘的测速比较。

对比测试还有奥睿科(JMS578)和一个公版杂牌盒子(ASM225CM),都是sata硬盘盒。前者JMS578显示名称JMicron(跟瑞昱这个一样),固件版本不支持固态硬盘Trim协议;后者ASM225CM支持trim,显示名称为硬盘名字。

左侧透明盒子为ASM225CM,右侧奥睿科为JMS578芯片精灵检测,RTL9210B在B450平台上用双C线达到最高USB3.2 10Gbps连接速率

先放一个自己重新开卡过的杂牌2.5寸sata盘的测速结果。直接插在B450的sata口上测试,作为原生sata3速度参考。硬盘大致参数SM2256K主控+256MB缓存,4贴江波龙(三星)2D TLC闪存。主要区别为原生sata口的4K速度会比USB转接后的高很多。

参考硬盘测速参考硬盘正面2256K主控,南亚256M缓存,江波龙CHGD8U5M闪存硬盘背面硬盘信息

由于条件限制,硬盘使用手上唯一一个M.2规格的二手闪战S500 Pro,sata协议。慧荣SM2258XT主控、4贴英特尔TLC闪存,性能还行。闪存被重新打标,可能为PF29F32B2。

另有一个nvme协议的东芝KBG30ZMV128G正在笔记本内做系统盘,接口速度pcie3.0×2。且寿命仅剩71%,对测试结果有影响,无法参与测试。

慧荣MPTool查看颗粒CE信息硬盘使用情况,剩余容量充足

S500 Pro硬盘外观。板底是标准的4贴BGA152公版2258XT的板子。

硬盘正面

二手盘背面充满没用的保修贴纸

SM2258XT

对于常见的单面颗粒固态,导热硅胶垫建议背面2mm、正面1mm厚度。如双面颗粒则背面厚度减半。最后靠尾部螺钉压紧固定。

塞点便宜的导热垫,硬盘那点发热随便压

工作时亮绿灯,读写绿灯闪,待机常量蓝灯

使用AS SSD测速

RTL9210B测速,4K性能比原生sata下降很多

使用DiskGenius扫描硬盘,连续读取稳定535MB/s的sata3接口最高限速

DG测试连续读取

JMS578测速,其中4K-64Thrd是这三个里面最高的,达到150多。

JMS578测速

ASM225CM的硬盘盒测两次,两次的顺序读写性能差不多,主要在4K THRD上有点浮动。期间桥接芯片发热非常大。

ASM225CM第一次测速

ASM225CM第二次测速

速度方面总结,    RTL9210B接SATA盘情况下,主要是顺序读写有明显提升,4K性能和sata桥接性能差不多,甚至比JMS578差一点。反正转接后的4K性能都不如原生sata。

因为顺序读写瓶颈在USB3.0(5Gbps)<SATA3(6Gbps)<USB3.1(10Gbps),4K速度靠桥接芯片自身CPU性能。

温度方面,室温20多度,普通5Gbps的USB3.0状态下发热不大,空载三十几度,满载最高45。换到USB3.1 10Gbps下发热明显很多,空载就有四十多度、比手上温度高,长时间满载读取后能接近50度,外壳明显烫手。

SM2258XT自身功耗不大,应是RTL9210B问题,上nvme固态发热会更大。其实ASM225CM摸起来温度也不低。

但处于蓝灯待机状态时,无论是5G还是10G情况整体温度都可降至二十多,跟室温差不多。再次重启读写硬盘会增加硬盘通电次数计数。

DG全盘读取测试完成后温度

固件方面。2023年三月份买的产品,瑞昱UTHSB MPTool软件检测到出厂固件版本1.31.17,22年10月份固件,算是比较新。默认名称就叫Realtek(名字都懒得改了)。默认10分钟自动休眠,感觉时间有点短,硬盘通电计数涨得比较快。官方提供的刷机工具预置一些不同休眠时间配置,直接选择刷入即可使用。

此处放上部分可用链接及帮助文件。佳翼i9-GTR系列固件升级程序(1.32版本):http://www.jeyi.net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44&extra=&page=1

Station Drivers上的刷机办法和部分固件:https://www.station-drivers.com/index.php/en-us/forum/enclosures-nvme-sata-usb-3-x/76-nvme-usb-drives-realtek-rtl9210b-rtl9210a-firmware-only-for-b-v1-29-12

Chiphell上的1.32最新版固件,集成多个cfg配置文件:https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2501868-1-1.html

数码之家上的部分配置文件内容解释:https://www.mydigit.cn/thread-304477-1-1.html

吾爱破解上的1.27版本固件及部分释义:https://www.52pojie.cn/thread-1540121-1-1.html

出厂固件版本

刷机前名称,保持瑞昱公版原厂自带的固件备份加载不出来啥东西固件升级过程,确保供电充足刷机完成

刷完后名称变化。手贱刷成佳翼的,懒得再改回去。其实改config配置文件内名称后再刷一次就行,不是很麻烦。

关于CFG配置文件的一些猜想。DISK_IPS_CFG控制硬盘休眠时间,后面数字以10进制的分钟数为单位。出厂默认10,参数为0时表示关闭休眠。

LED部分控制指示灯状态,0x00为关闭,0x01为打开。海康的LED设置为0x02,表示通电工作亮灯、待机弹出熄灭,没有第二个LED控制。ITGZ这个硬盘盒是0x03,表示工作绿灯、待机亮起蓝灯,佳翼那个也同理。

SUSPEN_LED_OFF有0x0和0x3,似乎影响不大。UART串口debug引脚固定为5。还有PD供电(这玩意没PD芯片、器件耐压参数未知)、UPS不间断供电、风扇使能等其他参数,有待考证。

佳翼1.32固件的配置文件

ITGZ原厂1.29版本的配置文件MKUO配置文件海康威视盒子的配置文件瑞昱的公版配置文件

网上普遍认为1.27版本固件解决关机不断电问题。实测sata硬盘并不记录0D选项,有几个2258XT、2256K、2246XT的盘都没见到,包括机械硬盘。仅在nvme的固态上有0D选项,即使内置电脑正常使用也会增加,无需担心。

2258XT测试硬盘的SMART信息B450平台系统盘的信息,同样无0D记录2246EN主控的朗科sata盘没有

NVME的固态有计数,不过影响不大。内置电脑正常使用也有概率增长。

别人笔记本的系统盘,也有9次0D计数自己小米笔记本的破系统盘有几百次不安全关机,数据也没出错

几个机械硬盘都没有0D

瑞昱芯片的问题还是有些,至少兼容性没ASM225CM和JMS578这两个sata主控好。后两者芯片暂未见过报错。

小概率会发生USB硬盘休眠的bug,导致不认盘或100%负载,有时出现无法识别的USB设备,有时能正常用、但不到一分钟就反复频繁休眠。此处为该电脑系统和设置有问题,1.31和32版本都出错,换到其他电脑上一切正常。

同学的红米G游戏本2020丐版,电源选项设置有问题

总的来说不到60块钱整这么个硬盘盒还行,支持双协议,sata和nvme盘通吃。外观好看也便携,全铝合金材质散热不错。不过这种外壳也不耐摔、容易出划痕,平时携带还是建议用快递的泡沫袋或其他减震材料包裹住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